准初三必看!近七年青岛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作文是在语文学科中占分比最大的一项题目,准初三的各位考生也要重视起对作文的练习,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5年—2019年的青岛中考作文题目,来一起看一下近几天的出题都有什么规律——
咨询电话:13164039165
生活中细微的小事,小美好也有巨大的力量。题目自拟,方向是关于生活中对你有帮助的事情、有什么激励了你。
古人的求学经历。中药材虽小,却有千古流传的大美。两颗槐树虽小,却揭示人间的真情,生活中我们有许多这种美好,给我们传递着意想不到的精神力量。
这些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有什么激励了你?
请以“生活中的美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 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⑤不得抄袭。
生活这篇文章不能“重写”,只能“续写”。在“续写”前,可以规划,可以畅想;在“续写”中可以摒弃或扭转,可以发扬或升华。
回忆过往,你曾经是怎样“续写”生活的?或者,面向未来,你又将如何“续写”呢?
请以“续写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⑤不得抄袭。
追梦路上,遇到困境,紧张焦虑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取得成绩,浮躁息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环境变化,难以适应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状态良好,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
②立意需在材料包含范围内;
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④不少于 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⑥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
现代文阅读中,《春之思》结尾写道:谷雨到了,气温一天天高起来,雨水也慢慢多起来。草木准备大口喝水,顶着烈日,迎接生命的又一个节气。
读完这句话,同学们深有感触。有的同学说,我从中读出了坚定的信念;有的同学说,我从中读出了美好的憧憬……你读出了什么?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作文。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表达观点。
要求:
(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5)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
咨询电话:13164039165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命题作文
作为子女,应该有子女的样子;作为中学生,应该有中学生的样子;作为公民,应该有公民的样子……
请以”这才是该有的样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写出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文。
统一
聂鲁达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整大地是一朵花。
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5)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命题作文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让我们经历了个漫长的假期。五月,你接到了复学的通知,重返校园。
请以“重返校园以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自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浑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鲜艳,青春的生命、才华……眼看自己一天天的长大成熟,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领域一天天的加阔,胸襟一天天的宽大,感情一天天的丰满深刻;这不是人生最美满的幸福是什么!这不是最隽永最迷人的诗歌是什么!(选自《傅雷家书》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5)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满分50分)
(1)半命题作文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_______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自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童话大王郑渊洁去参加笔会,有位作家在发言时,大谈自己读了很多书,此人在说完一位外国作家的书后,问郑渊洁:“你知道这本书吗?”郑渊洁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世界那么大,知识那么多,谁都不可能全知道。“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