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20种选科组合,适合哪些类型考生?
2020年山东实施新高考,选用3+3选科组合,除语数外三科外,考生可在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政治里选择3科。
2024年开始,高考选科又增加了物理和化学的比例。绝大多数“理工农医”类专业均要求中学阶段必选物理、化学两门科目,特别是化学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说明:院校专业对应的选科要求对照的是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内容,符合大部分院校的专业选考要求,部分院校专业有特殊选科要求的没有在本文列出,具体的以院校公布的选科要求为准。) 由上表可知,物理+化学+X的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在90%以上,而单选物理的专业覆盖率断崖式下跌到了50%,即使专业覆盖率最低的选科组合与单选物理的专业覆盖率的偏差仅5%左右。 咨询电话:13164039165 1 物理+化学涵盖95%以上专业 在2020年的本科招生中,许多的专业要求只有物理,造成之后选择化学的人数下降,但是与物理相关的专业绝大多数也需要化学的学习,因此在2021年的本科招生计划中很多只要求物理的专业也加上了化学的选科,以后必物必化将成为主流。物理+化学将是最稳健的最从容的选科组合。 2 选理不选化,医学工学受限 只选择了物理,没有选择化学,那么医学和工学的相关专业会受影响,像化工,制药,临床医学等专业会有影响。 3 只有化学,工学理学受限 如果没有选择物理,只选择了化学就比较尴尬一些。因为没有物理所以绝大多数的工学专业和几乎所有的理学专业是无法报考的,可以选择和化学相关和有要求的学科,像:医学类,药学类,材料类,纺织类,食品类,环境保护类等。 “化学+生物”可以选择与医学和农学相关的专业,主要是医学类,药学类,材料类,纺织类,农学类食品类动物生产类。植物生产类,水产类,地质类,林学类,交通运输类,气象类等。当然也可以选择不限选科的专业,如管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的相关专业。 4 没选物化 没有选择物理和化学的同学在专业选择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与理工农医相关的70%的专业是无法选择的,同学们主要报考的专业大致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和历史学的相关专业。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高中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大学的哪些专业,是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必须提前明了的。 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讲,高校各个专业对应招收哪些科目的考生,是高校招办在招生录取时已经明确划定的。 物理+化学+生物 适合的考生类型 1.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幅度优于文科水平 2.目标基于“985”“2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们。 3.大学不考虑学习哲学、历史类专业。 专业覆盖情况 物化生组合的可选专业较多,专业覆盖率达95%左右,不能选择的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除此之外,其他绝大多数专业,该选科组合的学生未来都可报考。 限选专业:由于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等,要求再选科目中必须有政治,因此该选考科目组合不能报考以上专业类。 提示:如果家长不打算让孩子未来报考公安警校的话,考虑学科的相关性,选择物化生以及物化地的组合,都要比物化政更科学。 物理+化学+政治 适合的考生类型 1.理科优势较大,且有较强的自信心的考生; 2.具备文理科的素养,综合素质较为均衡的考生; 3.未来准备报考军事院校、公安、司法警官类院校的考生。 专业覆盖情况 物理 +化学 + 政治可报专业大类较多,可选专业覆盖率达99%左右,比如政法类专业、工科类的热门专业以及经管类的专业几乎都能选。除法学门类下的民族学类专业以外,其他所有本科专业未来都可报考。 限选专业:历史学、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科学类的学科,英语、法语等部分小语种专业;舞蹈等艺术类专业(仅针对大部分重点大学情况做以上说明,这个学科组合专业限报情况相对比较少)。 咨询电话:13164039165 物理+化学+地理 适合的考生类型 1.逻辑思维严谨,善于总结思考: 2.偏爱动手实验,且理科优势明显; 3.记忆力尚可,不排斥背诵; 4.喜欢研究开发性工作,生涯规划偏向于科研技术型; 5.成绩优秀但是又不是顶尖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提高排名,一定程度上避免与顶尖学霸的正面竞争。 专业覆盖情况 物化地组合的情况与物化生组合极为相似,大学可选的专业也有很多,专业覆盖率高达95%左右。 限选专业: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等。 物理+生物+政治 适合的考生类型 1.偏向理科思维,逻辑思维较强; 2.目标理工院校,擅长物理,但成绩中等; 3.有一定的理解记忆能力,擅长背诵并且有较好的文科思维; 4.希望考公务员或老师,或者计划未来继续考研深造。 专业覆盖情况 专业覆盖率在52%左右。 限选专业: 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类等。 物理+生物+地理 适合的考生类型 1.理科思维较好,逻辑思维强的考生; 2.化学赋分不占优势或对化学不感兴趣的考生; 3.不打算报考化学、化工、制药类专业和要求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考生。 专业覆盖情况 因新选科要求对理工农医四大门类基本限选物理、化学的影响,物生地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不太理想,可选专业为47%左右。 限选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外国语言文学等。 物理+政治+地理 适合的考生类型 1.物理成绩比较好,但化学、生物成绩一般的考生; 2.文科学习相对于理科学习来说有优势,但是往往整体成绩在不温不火的中游水平; 3.三大主科中语文、英语成绩更好,记忆、理解能力突出: 4.学习过程中,文、理科思维切换自如; 5.有考公务员、军校以及考研深造意向。 专业覆盖情况 从目前数据来看,物政地组合在“3+1+2"和“3+3”选科中都不是热门选择,同组合选择人数少,相应的竞争压力会小一些。但也因为选考人数较少、很可能导致某些中学无法排班。 该组合大部分医学及化工专业无法覆盖,可选专业覆盖率在49%左右。 限选专业:化学类、生物科学类、轻工类、纺织类、植物生产类、草学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民族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等13类专业不能报考。 历史+政治+地理 适合的考生类型 1.文科成绩优异或理科成绩很弱,且对大学的专业选择有明确的目标; 2.喜欢历史、关注社会时政,文科思维明显强于理科; 3.在各类国学大赛、作文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艺术学、传媒等专业; 5.以后想要考研、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考生; 6. 文科学霸,赋分后容易得高分。 专业覆盖情况 可选专业覆盖率在46%左右。 限选专业:绝大部分理工类专业不能报考。 历史+政治+化学 适合的考生类型 1.比较偏好文科,历史、政治成绩在校内较为优秀 2.对化学有一定喜好,或化学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更为优秀; 3.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 4.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 5.未来报考专业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类; 6.有考研、考公务员目标; 7. 不打算报考理工类专业。 专业覆盖情况 专业覆盖率在45%左右。 限选专业:绝大部分理工类专业,尤其是工科类专业不能报考。 咨询电话:13164039165 历史+政治+生物 适合的考生类型 1.比较擅长文科,政治、历史学科成绩优秀; 2.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具有较强文科思维,但是物理不好、连带地理得分困难的考生; 4.成绩中上游,想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与文科学霸竞争的考生 5.希望通过生物扩大专业选择范围,但理科较弱的考生。 专业覆盖情况 组合中,生物选考人群较多且得分容易,会出现某一分数段人数集中的可能,赋分风险较大。政治科目典型的选考人群少,且很容易出现学霸、学渣人数集中的情况,那么中等上下边缘考生就比较有风险。专业覆盖率46%左右。 历史+地理+化学 适合的考生类型 1.文理科素养兼备,但逻辑思维较强,擅长总结归纳; 2.物理成绩较弱,不想与理科学霸拼杀,不排斥甚至爱好历史; 3.有较好的记忆力,能够快速理解背诵; 4.目标重点院校,成绩中等的考生。 专业覆盖情况 新高考背景下以赋分之后的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成绩,传统文科类学霸必选历史、地理,考生选择史化地组合,在排名上并不占优势,而化学成绩可能也无法和理科举考生相抗衡,如果考生的成绩不是特别突出,选择这一组合化学赋分处于劣势。专业覆盖率42%左右。 历史+地理+生物 适合的考生类型 1.历史、地理成绩具有明显优势,偏向文科思维; 2.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或政治学习困难; 3.理科数学、物理基础还可以,但背诵记忆能力不算突出; 4.具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具有一定求异思维; 5.文科成绩不拔尖,处于中上游水平。 专业覆盖情况 从目前选科数据来看,地理和生物是新高考中选考人数最多的科目,选考基数大,压力自然也大。就本组合的人群来讲,在高分段竞争中没有太大优势。尤其是生物,如果成绩不是很突出,赋分后可能会吃亏。 同时,如果考生意向为医药类专业,只选修了生物,却缺少化学知识,在大学里学习会遇到困难。该组合专业覆盖率42%左右。 限选专业:由于没有物理,大部分理工科专业比较受限制,但大部分文科专业都可报考。 生物+政治+化学 适合的考生类型 1.特别不擅长物理的考生,不愿意以传统理科和学霸争排名; 2.未来考研、考公的考生,提前打好政治基础; 3.理解能力强,善于总结和发现学习规律; 4.有较好的记忆力,对知识点整体把握能力强; 5.目标重点大学,成绩中上等考生; 6.不擅长物理科目,但是具有很强的理科思维,在化学生物上可以取得一定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的学习难度低于物理,选考人数少,考生更有机会获得靠前排名,整体来看,这个组合被赋予高分的机会大。 专业覆盖情况 化学生物政治属于“3+3”模式下的组合,专业覆盖率为88.1%,在20组选科组合中,属于专业覆盖率较高的组合。 1、赋分最大化原则 新高考的投档录取原则,第一原则就是分数优先。因此,选科的第一原则,是所选科目要做到赋分的最大化。 由于赋分取决于名次百分比,而且名次百分比不随着选科人数的多少而变化,所以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在选科的时候要选择自己各科当中名次比较好的科目。 2、专业报考的需求 由于选科影响专业填报,所以一定要考虑专业报考需求。专业选不好,会影响未来的大学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未来专业和职业的考虑。 3、个人兴趣 不感兴趣的学科,难以投入精力和时间去钻研。从未来大学专业来说,感兴趣的学科也更容易匹配相应的专业;反之,不感兴趣的学科,即使选了也不利于自己填报专业,反而缩小了专业选择的范围。
有物理可以选择大部分的专业,但是因为没有化学,所以医学中的临床医学会受限,与化学相关的材料类专业,像高分子材料和工程等专业会受影响。
高一考生和家长在选科过程中,请各位家长和考生切勿盲目跟风,家长们首要做的就是清晰的了解选科的各种信息以及数据,才能给孩子做好提前的准备!





